IMF最新报告!2024年世界经济展望
其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小幅加快,预计将从2023年的1.6%上升到2024年的1.7%和2025年的1.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将小幅放缓,预计将从2023年的4.3%下降至2024年和2025年的4.2%。五年后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值为3.1%,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通胀预计将从2023年的6.8%稳步下降至2024年的5.9%和2025年的4.5%,其中发达经济体将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更快将通胀降至目标水平。
总的来看,全球通胀从2022年中期的峰值回落,经济活动稳步增长,全球经济仍呈现出惊人的韧性。然而,通胀风险以及全球经济差距也依然存在。
由于生产率和就业增长,加上美国经济仍处于过热状态,近期美国经济表现强劲。但美国当前的财政政策立场与长期财政可持续性不符,这在短期内会阻碍美国降低通胀的进程,从长远角度看,会使全球经济面临财政和金融稳定风险。
过去的经济冲击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了欧元区经济活动,欧元区通胀回归目标的时间可能会推迟,但整体经济增长将有所回升。与美国情况不同的是,几乎没有证据显示欧元区存在经济过热问题。
中国经济依然受到房地产行业下滑的影响。另外,在国内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对外顺差可能会增加,这样的经济风险在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目前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都表现强劲,有时还会从全球供应链调整以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中获益。这些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扩大。
另外,预计到2029年,全球债务增长将由一些大型经济体(如中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主导,其中中美两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根据现行政策,预计中美两个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到2053年将翻一番。中美经济放缓及其随之而来的进口疲软将对其主要贸易伙伴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和许多严重依赖贸易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放缓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财政影响
从政策制定来看,政策制定者应优先采取有助于保持甚至增强全球经济韧性的措施。加强提升供给改革对提高经济增速和增加收入至关重要。另外,各国需要开展多边合作来限制地缘经济割裂和气候变化的成本和风险;加快绿色能源转型,以及多边框架与合作对全球经济发展也同样重要。
创新是生产力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尽管近年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但创新的生产成本却变得更高。
另外,尽管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创新的贡献有所增加,但跨国技术差距仍然很大。人工智能将以多快的速度转化为更高的总生产力,也仍存在不确定性。
基于此,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只有在社会效益得到很好的衡量、政府对企业的创新补贴的溢出效应够强、政策不歧视外国公司的情况下,利用产业政策促进创新才能带来回报。
产业创新政策的使用有所增加
对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加速技术从前沿(高生产率)企业向落后企业传播。为技术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财政激励措施,可进一步加快绿色和数字技术的推广,提高总体生产力。
此外,协调创新政策对促进跨境知识溢出、绿色和数字化转型以及拓展前沿领域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全球创新潜力并加快技术传播,就需要保持和深化国际合作,远离技术前沿的经济体可能会因“内向政策”而损失更多。
尽管人工智能和其他数字技术取得了快速进步,但全球增长疲软,生产力放缓。世界经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未曾经历周期性起伏,而是持续放缓。
根据2024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到202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略高于3%的水平。因此,面对高政府债务、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和各国之间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改善增长前景至关重要。
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以及这两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这三个要素中,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下降有超过一半是因为全要素生产率(即产出与资本、劳动、能源等综合要素投入之比)增长减缓。
报告还表明,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企业间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不断加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障碍持续存在。如有些政策在不考虑企业生产率的情况下,对某些企业予以优惠待遇或处罚,这会阻碍资本和劳动力流向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制约企业的增长潜力。
另外,还有两个要素减缓了经济增长:主要经济体的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例不断缩小;与此同时,商业投资疲软也阻碍了资本的形成。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劳动力增速将下滑到仅0.3%的水平。
公共投资增加对生产力和GDP的影响(百分比变化)
劳动力和资本向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倾斜,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率增速放缓的问题。但总体而言,由于实现技术突破越来越难、欠发达经济体与较发达经济体水平差距加大,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很可能会继续下降。
相比之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改革对重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报告表明,如果采取专门的政策措施来增强市场竞争、提高贸易开放度、加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到2030年可将全球经济增速提高约1.2个百分点。
另外报告还指出,过去二十年里,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G20)与全球市场的融合程度大大提高,并且正在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更大的经济“溢出效应”。其中,中国产生的溢出效应最大,其他二十国集团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也对邻国的经济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对全球GDP的影响(百分比)
总的来看,全球经济的平稳上升需要国际合作,以应对未来多重挑战。同时需要更迅速地改善全球债务重组架构,包括通过二十国集团共同框架和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帮助受债务困扰的脆弱经济体恢复债务可持续性。继续参与解决技术问题也至关重要;在企业税收和碳定价方面开展国际合作,能够通过调动资源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鼓励必要的投资。
1.《FISCAL MONITOR:Fiscal Policy in the Great Election Year》
*文章仅作行业资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低空经济的八大应用场景